想成功,當一隻「鬥雞」

明明不是自己部門的事,K卻時常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,甚至別人得落實他的想法,他才會滿意。他的個性似乎就是這樣。
想想看,你會想跟這種同事一起工作嗎?然後再想想,目前自己就職的公司會想錄取這樣的人嗎?大部分人的回答應該都是「不會」,說不定還會先入為主地認為「這種人就是愛出風頭」。
那麼,蘋果會怎麼看待這樣的人呢?會想錄取嗎?蘋果員工會想跟這樣的同事一起工作嗎?
答案是,蘋果想雇用這樣的人,因為他們對於那些有能力落實自己主張的人,給予高度評價。韓國大部分公司都認為,愛爭論、好鬥的員工就像「鬥雞」,只會多製造沒必要的麻煩。不過,蘋果給予高度評價,認為這樣的人積極尋找並提出解決對策,連別人敷衍了事的部分都能找出來並加以改善。
我在蘋果認識的人當中,最具代表性的「鬥雞」是曾任職於產品設計部的印度資深工程師,他總是板著臉,從別人的報告資料中找出漏洞,並以非常合理的邏輯提出自己的主張,使對方難以反駁,不得不解決問題;他會談及過去自己解決產品開發時遭遇的問題,然後質問工程部,是否重複犯了同樣的錯誤;有時明明不是產品設計部的事情,他卻刻意挑顯示器的問題出來講,讓其他負責人難堪。他很會挑出對方的弱點,抓準時機、緊咬不嚴謹的邏輯,堅持自己的主張。
就算不做到他那樣的程度,如果你身在蘋果,卻沒有好好宣傳自己的意見,就很容易被忽視。
舉例來說,假設A產品開發專案的業務負責人聚在一起,討論本週在總監報告會議的主題,在一番討論、選定主題後,就要決定如何調整專案現況和面臨的議題,然後決定由誰報告。這種時候,如果展現被動的態度,心想:「反正那不是我的工作,跟我沒關係。」很有可能就只能處理開會後的善後工作。
想在蘋果生存下去,就必須在所有會議上都發揮影響力(雖然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,可能難以接受)。如果能在同事報告的簡報中發現漏洞,並以一針見血的問題摸透對方的底細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沒必要擔心這種指責會在同事間樹敵,因為這才是蘋果的企業文化。
如果你的指責確實有幫助,他卻情緒化地認為你是在針對他,那反而會害他自己被排除在會議之外。在蘋果裡,要是表現出東方人的謙讓美德,或「沉默是金」的被動態度,很容易被當作傻瓜,所以比起如牛一般憨直的行為,像老練的鬥雞一樣先發制人,才能在蘋果獲得成功。如果不擴大自己的影響力,自己反而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。
▍ 本文節錄自 朴志秀《在蘋果,我們以簡單為主》